有SUV的爽,沒SUV的晃 Focus Active Wagon試駕有感
講重點,Focus Wagon標準行李廂空間已達635L,空間表現已經勝過多數中型休旅車,底盤抬高了一點點,已經具一般轎車沒有的地形適應能力。
隨著Focus中期改款,福特六和非常聰明地導入Wagon國產,距離上一部國產的Wagon已經超過20年,而當年Activa與Mondeo SOHO旅行車同樣是福特的傑作。Focus銷售成績一如預料的出色,於是推出在Wagon基礎下衍生的Active Wagon似乎也就理所當然。
跟傳統SUV相比
這點Active優勢顯而易見,傳統SUV底盤高、坐姿離地高、車身重心高,加大的車體帶來額外的重量,必須匹配SUV專用胎,於是相較於同平台的房車,加速變慢、油耗變高、過彎側傾,加減速又不斷地抬頭點頭,一樣是消耗品,SUV的煞車與輪胎磨耗就是比房車快。SUV車身確實比傳統房車高,但因為底盤離地也高,反應在乘坐空間上,有時帶來的空間紅利並不明顯。
Active Wagon基本上還是房車的底(Kuga才是正統SUV),車重與一般Wagon相近,拉長的車身帶來了不少重量,但比起SUV還是顯得輕盈,儘管底盤離地高略微增加,但車身的俯仰中心、翻滾中心僅略高於Wagon,即便是避震阻尼的調校舒適取向,但出入連續彎道,C2平台優異的操控底子仍是顯而易見。而且如前文所說,Wagon車身帶來的635公升行李廂容積,就載物能力上已經明顯超越傳統中型SUV。
跟傳統房車相比
一般買家會捨三廂房車而入主SUV,多數是看上SUV的空間機能,高坐姿帶來的駕駛視野,以及略高的底盤在應付惡劣路面時多了分底氣。再者,傳統三廂房車首重乘坐舒適,比較不考慮載物需求,因此底盤用料與煞車匹配相對簡單,說實話就是不耐重壓,滿載乘客或載運重物後軸就明顯低於車頭水平。
這點Active Wagon優勢同樣明顯,車身拉長的Wagon後懸吊已經針對載貨需求大幅修改,減震筒與彈簧位置完全不同,包括煞車設計與官方建議的胎壓值也截然不同,簡單說,Wagon具備遠優於傳統房車的運載能力,同時不用擔心載重時底盤與煞車會無法承受。
再看Active Wagon,底盤離地略高於房車,同時前後保與車身周邊均包覆防刮材質,行車模式中針對非鋪裝路面優化了ABS與ESP的做動機制,底盤針對Outdoor需求而採舒適設定,坐姿略高於傳統轎車,其加減速與操控感受與標準Wagon差異不大,遠不會像SUV因為高重心而帶來明顯搖晃感。
重點還是在車輛本質
不久前我們在Kuga試駕文裡說過類似慨念,即配備多寡與所謂CP值都是可以靠堆料去美化的,但操控紮實與否?行路質感優秀與否?車架剛性是否足夠?駕駛輔助是否絲滑好操作?面對緊急狀況時車身的反應能力…等等,這唯有紮實的汽車底子方能做到,靠堆配備或是奢華用料是無法美化的。
剖開外表,Active Wagon骨子裡完全是與德同規的內涵,底盤料件供應商全是歐美一線大廠,A、B、C柱用的都是高強度的硼鋼,車門是一體式衝壓的,車頂是雷射熔焊的,因為後排沒有客貨車認證的問題,所以NCAP五顆星是無庸置疑的!(其實,從Focus第一代就是五星了)
最後來聊聊Active Wagon的重點
Active Wagon共有入門X與頂規Vignale兩個版本,售價分別是96.9與104.9萬元,小改款SYNC 4多媒體與13.2吋中控台大螢幕、Co-Pilot360與6氣囊均為標配,Active的行李廂還針對Outdoor需求設計了防水與隔板,加上車頂行李架,增添了更多擴展空間。配備方面,Vignale則額外配備Matris矩陣LED頭燈、18吋胎圈、B&O音響(10喇叭)抬頭顯示器、足踢感應電尾門與全數位儀表板等。
動力方面同樣來自1.5T+8AT的組合,182hp最大馬力實測0-100km/h加速均在9秒上下,官方提供的平均油耗為16.1km/L,性能與油耗表現比起傳統SUV確實有著明顯的優勢。
試車當天活動地點選在基隆山區,我取了車延106縣道然後轉往汐平公路,Focus的動態表現我相信比我熟悉的人並不多,Active Wagon略高的重心加上偏舒適的底盤調校,回饋的轉向與路感確實比較棉柔,且Active不像ST-Line附有換檔撥片,所以山道中更多還是依賴運動模式下電腦的運作邏輯。簡單說,這副三缸1.5T引擎幾乎沒有渦輪遲滯的問題,且三缸在排氣互不干涉的情況下,增壓的力道湧現相當線性,24.5kgm扭力應付不重的車身游刃有餘,需要超車時略微加深油門,8AT降檔乾脆,且高速行駛四平八穩,保有了ST-Line至少80%的運動性與溝通感,但優異的乘坐舒適性卻是ST-Line所難以企及的。
您尚未登入會員,請登入會員即可留言。
登入 / Login密碼 / Forgot Password加入 / Jo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