測試 / Test

關於全新VW ID.4與ID.5 我的幾個小小心得分享

文/圖:政義總編


先疏理一下,在奧迪福斯集團的純電家族中,目前共有MEBPPEJ1三大平台,以及MLB EVO衍生而來的初代e-Tron。其中MEB顧名思義對標油車的MQB,是集團旗下用來走量的尺寸,其軸距、車高與後懸吊可以根據車型尺寸的不同來排列組合,近期大家熟知的Audi Q4 e-TronSkoda Enyaq與本文主角ID.4/5,皆來自MEB平台。而近期亮相的PPE架構的代表如全新Macan EV,以及即將導入的奧迪Q6 e-Tron,採800V高壓架構,車架與底盤懸吊等用料更為高級,能對應更高的性能與舒適需求。J1架構是個比較特別的存在,代表只有保時捷Taycan與奧迪e-Tron GT,屬高性能家族,是全球第一個800V平台,並在後電機配有2速變速箱。



了解了家族各平台的佈局,再來聊聊ID.4ID.5,簡單說,ID.4尺寸類似Tiguan,但對應電氣化佈局,所以軸距略長,乘坐空間與行李廂機能類似,ID.5ID.4的斜背跑旅版,設計上更運動一些。兩款皆有入門Pro S後驅單馬達版本(286hp/55.6kgm)與旗艦GTX雙馬達四驅版本(340hp/69.3kgm)。

好了,以下聊聊試駕的心得:

首先聊聊定價策略:

同平台的產品分別有三個品牌(Q4 e-TronEnyaqID.4/5)在售,Enyaq Coupe RS頂規車型價格壓在198.8萬元,頂規Q4 e-Tron有品牌光環加持定價為234萬元,ID.5 GTX則為209.8萬元,除了討論比較多的後輪鼓煞之外,Enyaq Coupe RS配備上多了HUD抬頭顯示器與AR擴增實境導航與DCC電子懸吊與駕駛座按摩等,接近的價格帶,ID.4/5國外2020年亮相,歐洲跟對岸市場都將進入改款週期,新鮮感確實略有打折。而除非有堅強的品牌信仰,對於價格配備錙銖必較的買家而言,ID.4/5 GTX版本優勢並不明顯。


再聊聊第一印象:

我們第一天試駕的ID.5 GTX340hp雙馬達四驅設定,外觀上進行了局部黑化處理,坐上車的第一印象很好,駕駛視野開闊,座椅泡綿略硬,包覆性相當不錯,內裝用料為典型VW風格,組裝用料均頗為紮實。

掛檔上路,第一印象是電門相當柔順,普通模式下電門行程頗長,而油門踏板與煞車踏板上有類似PlayPause的圖樣,相當逗趣。性能方面,340hp最大馬力官方零百加速僅為5.4秒,重點是急加速時車頭的抬升並不明顯,在運動模式下電門相當靈敏,對應約2.2噸的車重毫不費力。必須注意的是,原廠提供多段動能回充力道的調節,但在緊急制動時前段會因為依賴回充減速而有點空虛,後段才會有明顯的機械制動,建議新手買家激烈操駕時先多點適應。

操控與舒適性:

就乘坐來說,ID.4並不會讓你感覺到明顯的底盤電池厚度,上車門檻比一般SUV略低,一般身材乘員不會有頭部侷促的問題。後排腿部空間同樣寬敞,座椅也可以進行多樣的調整變化,ID.5受限於向後傾斜的車頂,身材高大的在後座可能會覺得頭部有些壓迫。

MEB採前麥花臣、後多連桿的佈局,其中後多連桿為因應電池擺放與後電機總成的安裝,其縱向連桿改為斜向佈局,用以空出更多電池空間,而對應電動馬達的強大扭力,後附車架的強度與連接方式均較MQB強化不少。應對一般山路,低重心的底盤在連續彎中遊走相當輕鬆,動力呼之即來,儘管後輪驅動比例大些,但彎中呈現的特性頗為中性,需注意的還是煞車距離,突然的急煞會感覺電池重量對前輪的壓迫,這時若再帶著轉向,輪胎抓地力會顯得吃力。

簡單說,這副底盤應付340hp馬力游刃有餘,比較激進的加速在低重心的底盤及聰明的前後扭力分配下,出彎加速四平八穩,甚至可以早點開油全力出彎,煞車則比較需要技巧,發現彎速過快再來煞車,總體姿態便難免不安。

對我而言Pro S才是首選

第二天開的是ID.5 Pro S版本,後輪驅驅286hp動力,170萬元左右的售價,外觀上以霧銀飾板代GTX的黑化,內裝為棕黑色佈局,比起GTX的麂皮內裝,我覺得Pro S的總體鋪陳更加高雅,配備上少了玻璃車頂與Harman Kardon音響,但矩陣LED頭燈與完整的Level2等一樣不缺,車重還輕了一百多公斤。

動態表現方面,零百加速6.7秒已經是GTI的水準,動力表現充裕,且單馬達搭配82kWh的電池,總體續航可以比GTX多出近40公里。操控方面個人認為差異並不大,扣除重量帶來的影響,Pro S在出彎時車尾更加靈活,且前軸沒有馬達,煞車時系統無需顧慮動能回充煞車與機械煞車的比例,總體而言,不論腳感或實際制動效果均更加線性。



總結

說實話,第一天的ID.5 GTX並沒有給我太多驚豔,畢竟210萬級別選擇性眾多,對比同平台雙生兄弟也看不出明顯優勢。第二天Pro S版的試駕顯然扭轉了我的印象,有限的配備差異,Pro S已經足以展現VW的造車工藝與對動態操駕的主張,加上相對合宜的價格,這才是我心目中的首選。







adadad
留言 / Comments

您尚未登入會員,請登入會員即可留言。

登入 / Login密碼 / Forgot Password加入 / Join

more / 更多留言
×

Sign In / 留言登入

一般留言使用社群身份就可以了...

Facebook 微博


當然你也可以申請一個帳號...

更新驗證碼

加入會員

×

忘記密碼

輸入您的資料,我們將寄送密碼到您加入會員時所填寫的電子信箱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