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駕了26年式BMW iX xDriove45 M Sport
文:政義總編 圖:吳冠儒
電動車越來越像一場3C競賽,快充、續航、螢幕幾吋、AI會講人話…大家在比的東西,離駕駛越來越遠。BMW 2026年式的iX也脫不開這些,但它至少還記得它是BMW。
一、外觀更細緻,儘管不像我認識的BMW
雙腎護罩這回是巨大且封閉的,搭配微整後的LED燈組,看起來精緻一點,這個前臉初看有些不知從何評價,但讀懂它的未來語彙,這就是BMW電車未來要走的方向,與油車有所區隔,屬於越看越順眼那型
二、內裝質感優異,線條就見仁見智了
2026年版的座艙更環保,觸感也更細膩,該用的皮、木、水晶一樣沒少。但坐進車內時,最強烈的感覺不是「哇」,而是「嗯,這晚上開車一定很炫」。少了過往BMW油車那種機械感與人車一體的座艙格局,一切都為了好看、好用與簡潔,但要熟悉上手是蠻考驗智商的。
三、OS 8.5變聰明,水晶旋鈕好評
新系統確實更順、更靈敏、語音也更聰明,但你得面對滿滿的虛擬按鈕與手勢控制,連調冷氣都得多翻幾下。不否認它很炫,但當你一邊開車一邊想找座椅加熱鍵在哪時,你會懷念E60那顆可惡環保材質的實體旋鈕。(當然,這時你可以呼叫語音助手)
四、操控領先對手,它沒有忘記它是BMW
即便是2.5噸的龐大噸位,iX還是有辦法讓你在彎道裡感受到底盤的抗扭剛性與後驅風格。轉向不算靈敏,但夠線性;非氣壓懸吊卻做出氣壓懸吊的行路感,這點真厲害。過彎時意外穩健,有種「你開得比它看起來快很多」的錯覺。
五、續航提昇,但快充還不夠快
官方標榜的602公里續航在日常使用中很難達成,但打個八折500公里應該沒問題,在台灣濕熱高溫與空調長時間開啟下,對電耗確實是個考驗。至於最大充電功率官方沒說,400V架構下,200kW充電功率大概已經緊繃,建議還是自家備有充電車位,隔夜慢充既省錢,對電池耗損也相對較小。
六、輔助駕駛好用,但請目不離路,手不離方向盤
BMW的Level 2向來好用,在高速公路上自動維持車道、煞車、加速,甚至會看你是否在分心。AR擴增實境導航有時會讓人眼花撩亂。還有,開啟輔助駕駛離「放手安心」還有距離,請不要過度相信科技,法令也不允許。
結語
BMW要做出一台豪華電動休旅沒什麼難,難的是做出一台還會讓你想「自己開」的電動BMW。iX維持的所謂BMW的駕駛樂趣,但那種樂趣是被層層隔音、科技、懸吊調校包裹起來的。
您尚未登入會員,請登入會員即可留言。
登入 / Login密碼 / Forgot Password加入 / Join